南京在高温环境下开展发电机组负荷实验,主要通过以下措施保障工业生产稳定运行:
一、高温环境发电机组实验的技术支撑
极端环境试验设备应用
国网天津电科院的大温差环境电缆技术实验室(国内首次开展极寒条件下高压电缆终端绝缘特性试验5)表明,南京可能采用类似技术验证发电机组在高温环境下的可靠性。这类实验室可模拟极端温度条件,评估设备在高温下的绝缘性能、热应力及运行稳定性。
高低温试验箱技术
南京工业冷水机组(如风冷螺杆式低温机组)可提供-5℃至高温环境模拟13,结合高低温试验箱(温度范围-70℃~180℃)7,为发电机组提供高温工况测试环境,验证其在持续高温下的输出功率、散热效率及抗过载能力。
二、南京工业电力保障实践
电网基础设施升级
南京江宁区通过投运110千伏变电站增容改造工程(如悦民、吉龙变电站)1,提升电网承载能力,确保高温期间发电机组负荷实验的电力供应稳定性。
储能与负荷管理
协鑫电网侧储能项目通过“削峰填谷”技术,为电网提供2小时保电需求1,缓解高温时段工业用电高峰压力,保障实验期间电力供需平衡。
企业技术改造与设备维护
航空工业南京机电在高温下开展动力设备检修6,确保试验室、厂房等场景的空调外机和空气压力机正常运行,间接支持发电机组实验环境的温控需求。
三、工业生产保障策略
能源供给韧性提升
南京通过多能互补(风能、太阳能、火电等)2,结合工业冷水机组的热回收技术13,优化能源利用效率,降低高温对工业生产的冲击。
产业链协同与预警机制
参考国家工业体系高温应对规划2,南京可能建立气象监测系统,实时预警高温风险,并通过数字城市建设统一监测能源网、产业网运行状态,确保实验与生产协同。
四、实验流程与技术参考
负荷测试标准
发电机组需通过带载测试(如上海11467网的并机测试流程1012),验证其在高温下的满负荷运行能力,包括电压稳定性、散热效率及故障保护机制。
安全防护措施
实验人员需穿戴绝缘防护装备(如三层手套、绝缘披肩)9,并采用智能负载箱等安全设备10,确保高温环境下操作安全。
总结
南京通过技术设备升级(如极端环境试验设施)、电网基建优化(变电站改造、储能项目)及产业链协同管理,在高温环境下保障发电机组负荷实验的顺利开展,从而支撑工业生产的稳定运行。相关实践可参考1561013等案例。
【本文标签】 南京开展高温环境发电机组负荷实验,保障工业生产
【责任编辑】鸣途电力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