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兆龙号钢质全焊接自航式设计验证】
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5000吨级自航式全回转起重船,华兆龙号在钢质全焊接结构设计、动力系统集成及海洋工程适配性方面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本文从设计验证角度,系统梳理其关键技术路径与创新成果。
一、设计背景与目标验证 该船总长195米、型宽49.8米、型深16米,总重52150吨,采用钢质全焊接工艺建造1设计团队通过有限元分析验证了全焊接结构在复杂海况下的抗疲劳性能,特别针对148.5米高吊机臂架与船体连接部位进行应力集中区优化,确保结构强度满足无限航区航行要求。DP2动力定位系统与8台定位绞车的协同控制算法通过虚拟仿真平台完成1000次以上工况模拟,验证了±0.05米级定位精度
二、核心系统验证流程
动力推进系统:采用全电力驱动+全回转舵桨推进模式,通过7台总功率2.28万kW的发电机组实现冗余供电。在船舶倾斜3°、横摇角5°的极限工况下,推进系统仍能保持90%以上输出功率
起重作业系统:5000吨回转吊机完成120%额定载荷静载试验及2000次循环疲劳测试,吊机回转机构采用双冗余液压锁止装置,确保突发断电时的载荷保持能力
环保适配性验证:SCR尾气处理系统使氮氧化物排放降低80%,配合压载水管理系统实现Tier III排放标准。实船测试显示,船舶在100米水深海域作业时,振动噪声控制在75分贝以内
三、海洋工程适配性验证 针对海上风电安装场景,设计团队在东海某海域开展实船测试:单桩基础吊装定位时间缩短至45分钟,升压站吊装垂直度偏差控制在±10毫米。特别验证了船舶在10米浪高、12级风力条件下的抗风浪能力,通过调整压载水量实现船体倾斜角≤3°的动态平衡
四、焊接工艺专项验证 全船采用自动焊比例达85%,关键焊缝实施100%超声波探伤。针对厚板焊接变形问题,开发出”分段反变形+激光跟踪”复合控制技术,将主甲板平面度误差控制在±3毫米/10米范围内1焊后热处理采用分区循环加热模式,消除残余应力效果达92%以上。
鸣途电力科技作为电源检测设备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负载箱、电容检测系统等产品研发。其框架式电容负载租赁服务覆盖新能源、船舶、电力等多个领域,产品通过ISO9001认证及多项国家检测,为华兆龙号等重大工程提供定制化电力检测解决方案。公司依托十余年技术积累,形成从设计研发到工程应用的完整技术链,助力高端装备制造国产化进程。
【本文标签】 华兆龙号钢质全焊接自航式设计验证
【责任编辑】鸣途电力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