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搜索结果的综合分析,浙江在船用发电机测试标准与国际接轨方面取得以下突破性进展:
一、国际标准协同平台建设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联合8家权威机构(包括杭州市标准化研究院、国际小水电中心、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等)成立浙江省标准国际化创新平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重点整合国际标准化资源。该平台通过协同推进标准国际化进程,显著提升“浙江标准”与国际标准体系(如ISO、IEC)的兼容性,为船用发电机测试标准对接国际奠定组织基础。
二、主导国际标准制定能力突破
国内技术对口单位主导
国家磁性材料质检中心(浙江)承担IEC/TC68国内技术对口工作,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负责ISO/TC34/SC8国内技术对口,推动浙江在船舶电气设备国际标准领域的话语权
全球首个直流岸电国际标准
由浙江参与主导的IEC标准《低压岸电连接系统用直流插头、插座和船用连接器》成功立项,统一全球直流船舶岸电接口技术要求,推动中国技术成果国际化
三、检测技术创新与国际认证实践
国产化检测系统研发
浙江海洋大学研发的全国产船舱气体检测系统通过多层金属舱壁穿透测试,采用自主TurMass™通信技术(兼容5G标准),数据传输成功率100%,满足复杂船舱环境监测需求
国际认证落地应用
浙江企业(如荣仪达)提供俄罗斯RS船级社认证服务,覆盖船用发电机设计质量控制(ISO9001/14001)、材料选择、检验测试等全流程,确保产品符合国际安全规范
玉柴柴油发电机组通过CCS船检认证,满足IMO Tier II排放标准,技术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
四、企业实践推动标准市场化
逸动科技(杭州)的电动船外机产品通过严苛测试,获全球市场认可,中小型船外机出货量全球第一,被誉为“水上特斯拉”
沃尔沃柴油发电机(浙江销售)符合欧Ⅱ/欧Ⅲ及EPA标准,依托国际环保认证开拓市场,验证浙江测试标准与国际接轨的实效性
五、政策与产业链协同升级
浙江省出台《推进标准国际化专项行动计划(2025-2027年)》,将船舶新能源设备纳入重点领域
湖州规划至2030年建成1800艘千吨级电动船舶,带动500亿产业链,倒逼测试标准与国际对齐
总结
浙江通过平台共建、技术研发、认证实践、政策引导四维突破,实现船用发电机测试标准从“被动跟随”到“主动引领”的转型。其核心经验包括:
🔹 深度参与ISO/IEC标准制定(如直流岸电接口);
🔹 国产检测技术攻克国际难题(舱内穿透通信);
🔹 企业国际认证覆盖全流程(RS、CCS、IMO)。
下一步需突破低成本规模化测试(如电动船续航验证2)和产业链生态完善,进一步巩固国际竞争力。
更多技术细节可参考:
国际标准平台协议
船舱气体检测系统测试
RS船级社认证流程
【本文标签】 浙江船用发电机测试标准与国际接轨取得新突破
【责任编辑】鸣途电力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