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强号风电安装船负荷实验验证整根塔筒运输】
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深远海风电安装重器,博强3060号风电安装船近期成功完成整根塔筒运输负荷实验,标志着我国在海上风电装备领域实现关键性突破。此次实验不仅验证了该船型在超长构件运输场景下的技术可靠性,更推动了深远海风电开发向规模化、智能化方向迈进。
一、实验背景与技术难点
随着海上风电项目向水深60-70米海域拓展,传统分段式塔筒运输模式面临吊装次数多、工期长、成本高等痛点。整根塔筒运输可减少海上作业环节30%以上,但对运输载体的甲板载荷、吊装精度、稳定性提出极高要求1博强3060号凭借11000吨总可变载荷和2200吨绕桩式吊机,成为国内唯一具备整根塔筒运输能力的风电安装船
实验团队选取某16MW机型整根塔筒(长度85米、重量450吨)作为验证对象,重点测试以下技术指标:
甲板承载稳定性:通过模拟不同海况下的振动频率,验证塔筒与甲板的动态耦合效应
吊装定位精度:采用激光跟踪系统监测吊装过程中塔筒的垂直度偏差
系泊系统可靠性:测试DP2动力定位系统在3级风浪中的保持能力
二、关键技术突破
超长构件固定系统
创新采用液压可调式卡箍+弹性减震垫组合方案,使塔筒与甲板接触面压力分布均匀度提升40%,有效抑制共振风险
智能吊装控制系统
集成毫米波雷达与惯性导航系统,实现吊装过程中塔筒姿态的实时监测。实验数据显示,吊装垂直度偏差控制在±2mm以内,远超行业±10mm标准
抗疲劳桩腿设计
120米长桩腿采用8英寸齿条板结构,在模拟10年一遇风浪工况下,桩腿疲劳寿命达20年,满足深远海长期作业需求
三、实验成果与行业影响
经过72小时连续监测,实验数据表明:
甲板局部应力峰值低于设计极限值15%
系泊定位精度保持在±0.5米
吊装作业窗口期延长至200天/年
该成果直接推动海上风电项目施工效率提升25%,单机安装成本降低18%。目前,博强3060号已签订东南亚某500MW项目合同,其技术指标可满足未来20MW级风机运输需求
四、鸣途电力:智能运维引领者
鸣途电力深耕新能源领域十年,专注于风电/光伏场站智能运维解决方案。自主研发的”鹰眼”监测系统集成AI故障诊断、数字孪生、能效优化三大模块,实现设备状态实时感知、故障预警准确率超95%。服务网络覆盖全国28个省市,累计管理装机容量超12GW,助力客户年均降低运维成本15%以上。其”预防性维护+大数据分析”模式已成为行业标杆,为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动能。
【本文标签】 博强号风电安装船负荷实验验证整根塔筒运输
【责任编辑】鸣途电力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