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海工1600吨风电安装船负荷实验完成4500㎡甲板测试
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第四代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代表,华西海工1600吨风电安装船近日完成核心甲板负荷实验。这项关键测试验证了平台甲板结构强度与承载能力,标志着该船向交付运营迈出重要一步
一、甲板测试的技术突破
4500平方米的超大甲板采用高强度特种钢材建造,通过分层载荷模拟测试,成功验证了其最大可变载荷6500吨的承载能力。实验过程中,技术人员在甲板不同区域叠加配重模块,模拟实际作业中风机组件、施工设备及物资的分布状态。测试数据显示,甲板最大变形量控制在设计允许的3‰范围内,抗扭刚度超出行业标准15%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甲板边缘区域设置的可调节式固定装置在测试中表现出色。这套原创设计能根据风机叶片长度(最长达126米)灵活调整卡位间距,配合液压锁定系统实现货物快速固定,较传统绑扎方式效率提升40%
二、动力系统的协同验证
在甲板测试同期,全电力驱动系统完成联调实验。三套2250千瓦全回转推进器与DP-2动力定位系统协同运作,在模拟7级风浪环境下仍能将船体偏移量控制在±1米以内。这套动力组合使平台具备7节自航速度,可在3000海里范围内自主转场
桩腿升降装置同步开展极限承压测试,四根125.85米桁架式桩腿在70米水深工况下,单桩承受9000吨压力时结构无塑性形变。数字化监测系统实时采集的2.3万个数据点显示,应力分布完全符合深海作业要求
三、深远海作业能力验证
通过集成测试,平台展现出三大核心优势:
高效装载能力:甲板可同时容纳4套16MW风机组件或8套8MW设备,配合1600吨绕桩吊机实现单日完成2台10MW级风机安装
环境适应性:配备气象预警系统和动态补偿装置,可在2.5米有义波高海况下保持稳定作业
绿色运维设计:采用能量回收系统,将吊装作业中的势能转化为电能存储,预计每年可减少柴油消耗约120吨
四、行业发展的里程碑意义
该平台的测试成功,标志着我国在深远海风电安装装备领域实现三大突破:首次实现125米级桩腿自主建造、首次应用国产化升降锁定机构、首次构建全电力DP-2定位系统。其测试数据为后续2000吨级安装船研发提供了重要参考
鸣途电力简介
鸣途电力是专注新能源技术研发的创新型企业,深耕海上风电设备检测与系统优化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监测平台,可实时采集分析风机运行数据,其研发的模块化测试装置已应用于多个海上风场,为设备安全运维提供技术支持。公司秉承”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推动可再生能源技术迭代升级。
【本文标签】 华西海工吨风电安装船负荷实验完成㎡甲板测试
【责任编辑】鸣途电力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