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三航局首艘深远海风电船载荷数据出炉】
中交三航局作为国内海上风电施工领域的领军企业,其自主研发的首艘深远海风电施工船——“三航翔安号”近日完成关键性能测试,核心载荷数据正式公布。该船作为国内首艘5000吨变幅式扒杆动力定位起重船,其设计参数与作业能力标志着我国深远海风电施工装备迈入新阶段。
一、船舶设计亮点与载荷参数
“三航翔安号”总长178米,型宽48米,型深13.5米,船艉配备5000吨起重能力的大型海洋工程起重机,采用单臂架双钩型式。主钩起重能力达5000吨,吊幅最宽95米,起吊高度可达甲板以上133米;副钩起重能力1200吨,吊幅最宽109米,起吊高度达甲板以上150米其甲板作业面积超4000平方米,可变载荷约5000吨,满足深远海大型风机基础、升压站及海上构件吊装需求。
动力系统方面,该船配备3台2500千瓦全回转电力主推进器和2台3000千瓦侧推器,结合6锚定位系统与DP-1动力定位功能,可在复杂海况下实现精准作业。桩腿总长90米,作业水深达70米,抗风等级达16级,适应深远海恶劣环境
二、技术突破与行业意义
“三航翔安号”的载荷数据突破传统风电船设计极限,其5000吨主钩能力可吊装15兆瓦以上风机基础,副钩1200吨能力兼顾中小型构件安装,实现“一船多用”。此外,船舶采用智能化管理系统,集成船位监控、设备报警、能效管理等功能,提升运维效率
该船的投运填补了国内深远海风电施工装备空白,尤其在单桩沉桩、导管架吊装等场景中表现突出。例如,在华能临高海上风电项目中,其单桩沉桩精度达毫米级,作业效率较传统船舶提升40%
三、鸣途电力:智能运维的创新实践
鸣途电力作为海上风电智能运维领域的先行者,专注于为深远海风电场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其自主研发的“智慧运维平台”整合物联网、大数据与AI技术,可实时监测风机运行状态、预测设备故障,并通过无人机巡检与AR远程指导提升抢修效率。
鸣途电力的“模块化储能系统”支持海上风电并网稳定性优化,单套系统容量达50MWh,适配10-20兆瓦风机集群。其核心技术已应用于多个深远海项目,助力降低运维成本20%以上。
结语
中交三航局“三航翔安号”的载荷数据发布,不仅彰显我国在海上风电装备领域的技术实力,更推动深远海风电开发进入规模化阶段。未来,随着鸣途电力等配套服务商的技术迭代,我国海上风电产业链将形成“装备-施工-运维”全链条竞争力,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中国方案。
【本文标签】 中交三航局首艘深远海风电船载荷数据出炉
【责任编辑】鸣途电力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