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馈式风电平台低电压穿越实验达标
一、背景与挑战
随着风电装机容量持续增长,电网对风电机组故障穿越能力的要求日益严格。双馈式风电机组(DFIG)因变流器容量小、控制灵活成为主流机型,但其转子侧变流器对电网电压波动极为敏感1若电压跌落时缺乏有效保护,将导致转子过流、直流母线过压,甚至引发脱网事故。因此,低电压穿越(LVRT)能力成为并网强制标准,要求机组在电网电压跌落至20%额定值时仍能维持并网运行≥625ms,并在故障切除后快速恢复有功功率
二、实验平台关键技术
实现LVRT达标需攻克三大核心环节:
保护电路设计
Crowbar撬棒保护:在转子侧并联可控电阻电路,电网故障时瞬时投入,为转子过电流提供泄放路径,保护变流器器件41主动式Crowbar采用IGBT与二极管混合桥结构,通过滞回控制策略减少投切暂态冲击,将转子电流抑制在2倍额定值内
Chopper卸荷电路:在直流母线侧接入能耗电阻,吸收因功率失衡导致的过剩能量,稳定直流母线电压(波动≤10%)
协同控制:电压跌落深度>60%时,Crowbar优先动作;中度跌落(20%~60%)则通过Chopper与变流器调节实现无功支撑
控制策略优化
磁链定向矢量控制改进:采用定子磁链与电网电压双定向策略,故障期间切换至改进型三态滞环电流控制器(VCBTLHC),抑制转子暂态电流谐波
无功补偿机制:电压恢复阶段,转子侧变流器切换至无功优先模式,向电网注入额定电流50%的无功功率,助力电压恢复
实验平台构建
搭建包含电网故障模拟器、双馈机组、实时监控系统的半实物仿真平台:
电网模拟:采用可编程电压源,模拟对称/不对称跌落(如三相短路、单相接地),跌落深度5%~90%可调
测试流程:依次进行20%、40%、60%、80%深度电压跌落测试,记录机组响应时间、电流峰值、有功恢复速率等参数
三、实验达标核心指标
依据国标《GB/T 36995-2018》,达标需满足:
电压耐受能力:并网点电压跌至0.2pu时,持续运行≥625ms不脱网
动态响应性能:
转子过流<2.1pu,Crowbar动作时间<2ms
故障切除后200ms内恢复90%额定有功功率
无功支撑:跌落期间提供≥40%额定容量的无功电流
四、应用案例与趋势
内蒙古某风电场通过加装主动Crowbar+Chopper电路,经电科院测试验证:在80%电压深度跌落时,机组保持并网运行650ms,故障后180ms有功恢复至92%,无功支撑达45%,完全符合国网要求1未来技术将进一步融合 变结构控制(如故障期间切换至感应电机模式)与 柔性强惯量支撑,应对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的复杂电网故障
鸣途电力简介
鸣途电力专注于风电并网检测验证与技术创新,具备CNAS认证的低电压穿越全项测试能力。其实验平台集成电网模拟、实时监测与大数据分析系统,可为双馈/直驱机组提供符合国标、欧标的LVRT性能评估,助力风电设备商优化控制策略,提升电网适应性。
【本文标签】 双馈式风电平台低电压穿越实验达标
【责任编辑】鸣途电力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