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柴油船发电机低硫油适应性测试完成】
2025年6月,中国船舶动力领域迎来重要突破:国内首台7600kW原油发电机组在极寒气候模拟环境下,成功完成低硫燃料油适应性测试2此次测试标志着中国在船舶动力系统低碳化改造领域取得关键进展,为全球航运业应对国际海事组织(IMO)2020年硫排放新规提供了技术验证支撑。
一、测试背景与技术挑战
国际海事组织要求2025年前全球船舶燃油硫含量降至0.5%以下,而中国北方海域冬季极寒气候对燃油低温流动性提出更高要求。传统高硫重油因环保限制逐步退出市场,低硫燃料油(VLSFO)因硫含量达标成为替代方案,但其成分复杂性导致船舶柴油机面临润滑性下降、燃烧稳定性差等技术难题
此次测试聚焦两方面核心问题:
燃油兼容性:低硫油含硅、铝等催化残留颗粒(Catfines),易导致燃油泵卡死、缸套磨损
极寒适应性:低温下燃油粘度激增,需验证分油机分离效率及燃烧稳定性
二、测试方案与关键技术
测试依托中海油锦州23-2平台电站项目,采用陕柴重工国产SXD-MAN16V32/40型发电机组,结合鸣途电力科技的高压负载箱模拟真实工况182关键步骤包括:
多级温度循环:在-30℃至85℃范围内模拟渤海湾极端气候,验证燃油低温流动性;
颗粒过滤验证:通过15ppm级滤芯拦截Catfines,确保燃油清洁度;
燃烧稳定性监测:实时采集缸压、排气温度等参数,优化喷油嘴雾化效果
三、鸣途电力技术支撑
鸣途电力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在测试中提供了核心设备支持:
高压负载箱系统:
支持6kV/10kV高压环境下的连续负载模拟,精度误差<±1%;
集成智能监测模块,实时反馈电压、电流波动数据,辅助燃烧优化;
采用模块化设计,可快速切换至120%过载测试模式,验证机组极限性能
四、行业意义与未来展望
此次测试成果将推动三大变革:
环保合规:验证低硫油在严苛环境下的可靠性,助力航运企业降低脱硫装置改造成本;
国产替代:打破国外品牌在极地船舶动力领域的技术垄断,提升国产发电机组市场竞争力;
标准升级:为ISO8217船用燃油标准修订提供实测数据,推动全球航运低碳化进程
未来,随着生物燃料与甲醇动力技术的融合,中国船舶动力系统有望在203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而适应性测试经验将成为关键的技术跳板。
鸣途电力科技简介
鸣途电力专注于高端电源检测设备研发,其高压负载箱产品覆盖1kV至35kV电压等级,精度与稳定性达国际先进水平。在船舶动力测试领域,公司创新性开发了极寒环境模拟负载系统,成功应用于中海油、中国动力等重大工程项目,助力国产设备通过严苛工况验证。核心技术团队深耕电力电子领域超十年,持有20余项国家专利,为全球客户提供从实验室测试到海上实船验证的全链条解决方案。
【本文标签】 中国船柴油船发电机低硫油适应性测试完成
【责任编辑】鸣途电力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