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船用发电机测试服务已全面覆盖新能源船舶领域,结合技术创新、产业链协同和政策支持,形成多元化测试体系。具体进展如下:
一、核心测试技术创新
轴带发电机测试体系
浙能迈领环境科技公司开发的轴带发电机专利技术(2024年11月获授权),通过主机动能转化电能,提升船舶能源效率30%以上,并采用耐腐蚀材料适应海洋环境
配套开发扭振测试设备(2025年1月专利)和定转子冲击测试装置(2024年11月申请),实现自动取料、多障碍穿透测试,保障设备在复杂工况下的稳定性
电动船舶动力系统测试
纯电驱动船舶测试:如湖州下水的64标箱纯电动货船“惊蛰号”(续航200公里),引入汽车E/E架构降低电驱动成本,浙江计划2030年建成1800艘千吨级电动船舶
永磁同步电机测试:浙江新能的专利测试装置(2025年6月授权)通过自动化装卸与定位系统,缩短测试时间40%,适配新能源船舶电机高效验证需求
二、测试服务场景扩展
内河航运主导领域
浙江内河船舶数量全国第三,依托短航程、密集充换电网配套优势,重点测试场景包括:
绍兴至宁波的煤炭运输船“浙萧山货03306”(油改电)
嘉兴平湖的64标箱纯电动集散船“吴兴瑞港001”
湖州作为全国唯一内河水运转型示范区,提供政策支持测试环境
跨省协同测试网络
2025年3月,上海与安徽联合开展长三角电动船舶充换电服务区布局研究,推动省际航线测试标准化
江苏同步推进纯电动集装箱船“江远百合号”测试,与浙江形成区域联动
三、测试服务商与解决方案
专业机构覆盖全链条
服务商 测试能力 应用案例
浙江浙能迈领 轴带发电机动态性能、扭振及冲击测试 集装箱船轴带系统安全验证
鸣途电力 负载测试(10KW-6MVA)、岸电系统兼容性测试 舟山船舶电站检测
凯翔科技 AC440V-6000KVA干式负载站,支持突加/突卸、谐波分析 浙江欧华造船机组验收
浙江海洋大学实验室 TurMassTM通信技术船舱气体检测(穿透30cm钢板) 钢质油罐密闭空间安全监测
第三方检测支持
提供功率输出、电压频率稳定性、排放分析等检测,符合国标《GB/T2820.1-2022》等船舶发电机规范
倒送电测试服务保障电网安全,如凯翔科技为电厂提供的负载试验方案
四、挑战与突破方向
成本与续航瓶颈
当前电动船舶测试成本为燃油船1.5倍(如“浙萧山货03306”改造费近200万元)
储能技术待突破:多数船舶续航≤200公里,限制长途测试场景
跨产业协同降本
引入汽车产业链(如E/E架构)降低电驱动系统成本
政策驱动:浙江落实《大规模设备更新措施》,支持老旧船舶新能源改造
五、未来趋势
测试规模化:2025年下半年电动船舶订单量激增,测试需求或迎爆发
智能化升级:浙江海洋大学研发的国产TurMassTM技术实现100%密闭空间数据传输,推动无人化测试
如需具体测试服务对接,可参考浙能迈领15、鸣途电力915等厂商技术方案。
【本文标签】 浙江船用发电机测试服务覆盖新能源船舶领域
【责任编辑】鸣途电力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