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负荷实验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主要集中在安全调控、经济优化及技术验证三个方面,以下是关键进展的总结:
🔧 一、安全调控与负荷分配研究(南京本地技术实践)
厂级负荷智能分配策略
南京华盾电力信息安全测评有限公司针对热电联产机组需同时满足电网调峰和供热需求的问题,开发了安全-经济双目标优化模型:
安全边界建模:将热负荷划分为11种工况,基于性能试验数据建立电负荷可调区间的线性回归模型,确保机组在变负荷时不超安全阈值
经济性优化:在安全区间内,以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构建多约束规划模型,采用遗传算法求解最优热电负荷分配方案,显著降低气耗率
甩负荷控制技术验证
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南京)针对双轴E级燃机开展甩负荷试验,重点解决与单轴机组的差异:
通过实测动态参数(如转速波动、压力变化)和转子转动惯量,优化燃机控制逻辑,确保电网故障时机组快速稳定
⚙️ 二、性能试验与能效提升(南京项目案例)
华能金陵电厂机组改造
南京首座20万千瓦级燃煤改燃气机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通过长时满负荷考核试验,验证改造后性能:
热效率提升至65%,供电能耗降低40%,污染物排放大幅减少
该项目为南京”控能压煤”政策下的标杆工程,推动高耗能产业绿色转型
🔬 三、区域技术协同与创新(南京机构参与)
联合循环试验标准应用
南京燃气轮机研究所参与制定性能验收规范,主导ISO 2314/ASME PTC 46标准在长三角地区的落地:
在浙江金华电厂试验中,创新性增加汽轮机滑压/定压运行对比测试,证明滑压模式在部分负荷下热效率更高
9F级机组经济运行优化
南京工程学院联合企业研究调峰特性,发现:
负荷从100%降至75%时热耗率仅增2%,但深度调峰(如50%负荷)会导致热耗率翻倍,需平衡调峰频率与设备寿命
💎 结论:南京的核心贡献与技术特色
南京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负荷实验中,以安全可控性和经济运行算法为核心:
本地实践:华能电厂改造验证了清洁能源替代的可行性,华盾公司的智能分配模型为全国热电联产机组提供优化范本。
技术输出:南京研究机构(方天电力、南工程)在甩负荷控制、调峰特性等领域形成标准化方案,支撑长三角乃至全国项目
如需具体试验数据(如安全负荷区间参数、遗传算法优化结果),可进一步查阅文献
【本文标签】 南京开展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负荷实验
【责任编辑】鸣途电力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