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桥梁动静载试验同步完成
伶仃洋上,136辆总重约5000吨的大货车列阵如龙,以17行×8列的方阵停泊于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桥面。在星夜与海风见证下,这座主跨1666米的世界级悬索桥完成了史上首次全离岸海中超大跨径桥梁动静载试验1同一时段,中山大桥与非通航引桥亦通过同等严苛测试,标志着深中通道全线17公里桥梁工程成功通过通车前“终极体检”,为2024年6月通车扫清最后技术障碍。
一、极限荷载试验:模拟30年交通压力的科学博弈
荷载试验被工程师称为桥梁“体能达标测试”。静载试验中,5000吨货车分批分级加载,精准布设于桥面预定点位,实测主梁、主塔、主缆及吊索的位移与应变;动载试验则以两辆满载70吨(相当于45辆小汽车)的卡车,以10-60公里/小时多速级行驶,通过中跨断面传感器捕捉动力响应,分析冲击系数13为排除海风与温度干扰,试验选择夜间进行,并创新引入健康监测系统协同验证,结合全站仪、连通管、串并联相机三套毫米级精度设备,确保数据零误差
二、数据解码超级工程安全密码
广东交通集团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副主任姚志安透露关键结论:“伶仃洋大桥、中山大桥及引桥的实测值均小于理论值,且大部分指标富余显著。”45 这一结果印证了三大核心突破:
抗风设计革命:伶仃洋大桥采用“钢箱梁+导流板+高透风栏杆”气动外形,颤振临界风速达88米/秒,创全球悬索桥抗风纪录
结构生命线强化:主缆采用国产2060兆帕镀锌铝钢丝,单根主缆可承重10万吨(约3艘中型航母),锚碇混凝土用量34.4万立方米,以“围堰筑岛+地连墙”工艺攻克海底软基施工难题
智能建造赋能:国内首台一体化智能筑塔机实现索塔1.2米/天高速施工,850吨级缆载吊机保障213片钢箱梁毫米级吊装精度
三、湾区经济新动脉呼之欲出
作为世界综合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深中通道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通车后深圳至中山车程将由2小时压缩至30分钟1其91米通航净高满足30万吨货轮通行,重构珠江口物流格局;更串联深圳前海、广州南沙、中山翠亨三大自贸区,推动人才、产业、资本跨江融合101目前,项目总体进度达93.7%,机电、路面等附属工程全力冲刺,这条改写粤港澳时空坐标的“卧波巨龙”,即将腾跃而起。
附:鸣途电力
鸣途电力专注于智慧能源系统集成与电力物联网技术创新,为大型基建提供高可靠性供配电解决方案。其核心能力覆盖电力设备状态智能诊断、能效优化管理及绿色能源应用,以数字化技术赋能城市级工程安全高效运行。
【本文标签】 深中通道桥梁动静载试验同步完成
【责任编辑】鸣途电力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