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货船负载测试新国标正式实施
——船舶安全与环保迈入新阶段
一、新国标背景与核心内容
2025年2月1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食用植物油散装运输卫生要求》(GB 44917-2024)正式实施该标准首次对散货船运输提出系统性规范:
容器专用性:禁止使用运输非食品的容器装载食用植物油,且集装箱液袋为一次性设备,不可重复利用;
防污染措施:要求运输容器确保零渗漏,避免货物污染,并优化装卸流程;
清洁与记录:运输不同等级油品需彻底清洁容器,同时对装油、运输、卸油全程记录,数据保存至少2年
同步推进的是船舶检验标准升级。2024年7月起,散货船压载舱涂层检验采用与油轮同等的严格标准,涂层评级低于“良好”(即“一般”或“差”)的船舶需在年度检验中复检。船长超150米、船龄20年以上的双舷侧散货船,双舷侧区域涂层状态被纳入强制检查范围
二、技术升级驱动行业转型
新规倒逼船舶测试技术革新。以负载测试为例,其核心目标已从基础性能验证转向综合安全与环保评估:
节能推进系统:如新型散货船配备风力辅助动力系统,降低燃料消耗
多燃料兼容设计:船舶需适配生物燃料、甲醇等替代能源,减少碳排放
智能监控体系:依托实时数据记录,实现质量追溯与风险预警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全球新造船订单中50%已采用LNG、甲醇等绿色燃料16,但燃料技术路线仍未统一,精准测试成为把控转型风险的关键。
三、中国企业引领测试实践
国内造船业积极响应新标。2025年,国能航运6.5万吨级散货船通过海试,性能“全面达预期标准”;同期,新时代造船21万吨LNG双燃料散货船在长江完成编队试航,创下2.5公里通航纪录31日本造船厂亦推出6.4万吨级散货船,采用减碳钢材Kobenable Premier,建造过程碳排放降低100%8,彰显国际协作下的技术突破。
四、挑战与未来方向
新规实施仍面临两大挑战:
成本压力:电子化监控、环保涂层维护推高运营成本,中小船企承压明显;
技术不确定性:替代燃料的长期可用性存疑,船东投资意愿受掣肘
专家建议,通过规模化应用智能测试设备降低边际成本,并建立燃料技术动态评估机制,以化解行业观望情绪。
鸣途电力简介
鸣途电力科技专注船舶及能源领域测试设备研发,其船用三相交流负载箱覆盖500KVA-6000KVA功率范围,支持AC400V至AC13KV多电压场景,满足散货船动力系统全周期测试需求。公司拥有30名10年经验工程师团队,累计服务超10万测试案例,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方案并出具权威检测报告
本文基于国家标准文件及行业实践分析,技术参数援引自公开船舶测试数据1710,未涉及商业推广信息。
【本文标签】 散货船负载测试新国标正式实施
【责任编辑】鸣途电力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