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淡水河谷定制船型测试完成】
巴西矿业巨头淡水河谷近期宣布,其与中国合作研发的新型40万吨级矿砂船完成关键性测试,标志着航运脱碳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此次测试聚焦船舶能效提升与碳减排,通过风力推进系统、生物燃料应用及智能化设计,为全球铁矿石运输业提供了低碳转型的创新范本。
一、技术突破:风能与智能系统的融合
此次测试的核心成果之一是全球最大矿砂船”SoharMax”轮的旋翼帆系统成功应用。该船加装5个高35米、直径5米的旋翼帆,利用风能辅助推进,预计能效提升6%,年减碳3000吨3这一技术整合了中国舟山中远海运重工的改装能力与淡水河谷的航运需求,验证了风能在远洋运输中的可行性。
此外,船舶还搭载了流体力学优化装置与变频器,通过智能算法动态调整动力输出,减少电力消耗。测试数据显示,船舶在跨洋航行中综合能耗降低18%,爆裂颗粒减少50%,显著提升运输效率
二、环保效益:多维度减排路径
淡水河谷此次测试不仅关注能源结构转型,更系统性布局全链条减碳。
燃料革新:与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合作测试含24%生物成分的船用燃油,硫氧化物排放趋近于零,氮氧化物减少30%
船舶设计:新一代矿砂船预留LNG燃料舱空间,支持未来改装天然气动力,较传统燃料碳排放降低15%
运营优化:通过大船运输模式,单船载货量达40万吨,较传统船舶减少35%的运输频次,间接降低单位货物碳足迹
三、行业影响:重塑全球航运格局
此次测试成果将推动三大变革:
成本重构:大船经济性凸显,单吨运输成本较2015年下降25%,中国港口40万吨级码头投建加速
技术标准:中国造船企业主导的LNG-ready设计、旋翼帆集成方案成为国际新标杆,打破日韩技术垄断
政策联动:淡水河谷承诺2035年范围三排放降15%,倒逼航运产业链协同减排,与国际海事组织(IMO)目标形成共振
四、未来展望:绿色航运生态构建
淡水河谷计划2025年底前完成两艘船舶测试,并推动更多混合动力船舶投入运营。其与中远海运、招商轮船等企业的长期合作,将加速中国造船业向高附加值转型。据测算,若全球10%散货船采用类似技术,年减碳量可达亿吨级
鸣途电力
作为绿色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鸣途电力专注于船舶电力推进系统与智能能源管理技术。其自主研发的直流组网系统实现锂电池与混合燃料的高效协同,助力船舶减排30%以上。通过模块化设计,可适配新造船与船舶改造需求,已为多型40万吨级矿砂船提供动力升级服务。鸣途电力以技术创新推动航运脱碳,为全球低碳转型注入动力。
【本文标签】 巴西淡水河谷定制船型测试完成
【责任编辑】鸣途电力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