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干式负载市场需求受极地科考船推动
一、极地科考船技术升级驱动船用设备革新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与极地资源开发需求的提升,我国极地科考船建造与改造进入快速发展期。自然资源部北海局“极地”号破冰科考船(PC6级)、中山大学“极地”号(全海深科考能力)等新型船舶的交付318,标志着我国极地科考装备向智能化、高可靠性方向迈进。这类船舶需长期在极寒、高盐雾、强振动等极端环境中运行,对船舶动力系统稳定性提出更高要求,进而推动船用干式负载市场需求增长。
二、干式负载在极地科考船中的关键作用
发电机组测试与维护
极地科考船通常配备多台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需定期通过干式负载模拟全功率负载,验证其在低温、高负载场景下的可靠性。鸣途电力研发的50kW-50MVA大功率干式负载箱,支持最小1kW步进调节,可精准模拟船舶航行、破冰作业等不同工况下的电力需求
应急电源验证
船舶医疗室、科考设备等关键系统依赖备用电源,干式负载可模拟突发断电场景下的负载切换过程。例如“雪龙2号”医疗室配备的呼吸机、X光机等设备,均需通过负载测试确保冗余供电能力
新能源系统适配
新一代极地科考船逐步引入混合动力系统,干式负载支持对锂电池组、燃料电池等新型能源的充放电测试。鸣途电力的阻感一体式负载箱可同时模拟电阻性(如加热设备)与电感性(如绞车电机)负载特性,满足多能源系统兼容性验证需求
三、鸣途电力:极地科考船负载解决方案提供商
鸣途电力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深耕船用干式负载领域十余年,其核心产品及服务包括:
全功率覆盖:提供50kW至50MVA全系列负载设备,适配极地科考船主发电机组(数千kW级)及小型应急电源测试
智能控制技术:搭载实时数据采集系统,可生成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等参数曲线图,辅助优化船舶电力系统设计
极地环境适配:设备通过-30℃低温存储测试,防护等级达IP54,满足极地船舶设备安装标准
该公司已为多型国产极地科考船提供负载测试服务,助力船舶顺利通过中国船级社(CCS)极地规则认证。
四、市场前景与技术趋势
据行业预测,2025-2030年全球极地科考船新建与改造市场规模将超200亿元,直接带动船用干式负载需求年均增长15%81未来技术发展将聚焦:
模块化设计:适应极地船舶有限空间,开发可拼接式负载单元;
无线组网能力:通过5G+卫星网络实现多负载设备协同测试,提升极地远海作业效率;
环保材料应用:采用低损耗磁性材料,降低负载运行时的热辐射对极地生态影响
极地科考船作为海洋科技战略的重要载体,其电力系统可靠性要求将持续推动船用干式负载市场向高精度、智能化方向升级。鸣途电力等本土企业通过核心技术突破,正逐步打破国外品牌垄断,为我国极地科考装备国产化提供关键支撑。
【本文标签】 船用干式负载市场需求受极地科考船推动
【责任编辑】鸣途电力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