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船用发电机测试产学研合作深化
江苏作为全国船舶制造高地,正以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船用发电机测试技术革新,助力船舶产业绿色化、智能化转型。近年来,通过政府引导、校企协同、技术攻关三大路径,江苏逐步构建起“研发-测试-应用”闭环体系,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动能。
一、政策牵引,搭建协同创新平台
江苏省以“政校行企研”五方联动模式,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例如,扬州成立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创新联合体,联合上海交大、江苏科大等高校,针对新能源船用动力、数字化设计等需求开展技术对接91镇江则依托江苏科技大学等机构举办“数智化造船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推动测试环节与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融合1此类平台通过政策咨询、资源共享(如虚拟仿真基地、智能建造生产线),加速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线
二、校企共育,破解测试人才与技术瓶颈
高校与企业协同重构人才培养体系:
定制化培养: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推行“三单定制、三步贯通”模式,企业提出测试需求,学校接单培养,学生经“校内练岗-园区轮岗-企业顶岗”进阶为专业工匠
课程体系升级:围绕船舶绿色化、智能化趋势,开发“智造船海”课程,将发电机负载测试、轴带发电机节油率计算等新技术纳入教学
技术共研:江苏绿科船舶科技联合高校研发“船舶轴带发电机节油率计算系统”,攻克测试数据精准分析难题中船动力镇江公司则通过校企合作提升发电机负载测试效率,降低排放
三、技术突破,驱动测试装备智能化
产学研合作聚焦高端测试设备研发:
负载测试技术革新:集装箱式智能负载箱实现单台1千瓦至8兆瓦容量覆盖,支持多设备并联,满足大功率船用发电机测试需求此类设备通过模拟峰值负载、瞬态负载等复杂工况,精准评估发电机稳定性
绿色测试标准建设:依托区域绿色船舶服务联盟,江苏制定发电机排放测试规范,推动测试结果符合国际海事组织最严标准(如颗粒物排放降低99%)
四、未来方向:深化融合与标准输出
江苏需进一步:
扩大创新联合体覆盖,将氢能等产业链纳入测试技术研发
攻关“卡脖子”环节,如高端芯片在测试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推动测试标准“走出去”,依托长三角一体化优势,输出船舶动力检测规范
鸣途电力简介
鸣途电力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是专注于电源检测设备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通过ISO9001认证及多项国家检测。其核心产品包括船用发电机测试负载箱,支持高达8兆瓦容量及多设备并联,覆盖交流/直流、110V~10.5kV全电压场景,应用于船舶、数据中心等领域。公司以智能负载技术助力发电机稳定性与能效测试,提升设备可靠性
本文基于公开资料与政策动向分析,部分企业案例已做匿名化处理。
【本文标签】 江苏船用发电机测试产学研合作深化
【责任编辑】鸣途电力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