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船用负载测试新标准发布】
2024年7月,由中国牵头联合美国、丹麦、比利时、日本、韩国等9国共同制定的《船载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国际标准(ISO23799:2024)正式发布。这是全球首个针对智能航运领域的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标准,标志着船舶电力系统测试与网络安全防护进入标准化新阶段。
一、标准背景与核心内容
随着智能航运技术的快速发展,船舶网络化、自动化程度显著提升,但网络安全风险也随之凸显。国际海事组织(IMO)及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曾多次强调需加强船舶网络韧性,而此前全球缺乏统一的风险评估框架。此次发布的ISO23799:2024标准通过以下创新点填补了这一空白:
风险评估体系化:规范了船载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的要素、流程,涵盖风险识别、分析、评价等全环节,确保评估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定量评估方法:首次提出基于矩阵原理的定量风险评估模型,通过量化风险等级和处置优先级,为船舶网络安全防御提供科学依据
全生命周期管理:标准支持船载计算机信息及控制系统的设计、开发、安装部署及维护,覆盖设备全寿命周期,强化了网络安全韧性(URE26/URE27)要求
二、技术突破与行业影响
该标准的发布不仅提升了船舶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还推动了相关测试技术的革新:
测试场景扩展:传统负载测试多关注发电机组功率、频率等参数,而新标准将网络安全纳入评估范围,要求测试设备需模拟网络攻击场景,验证系统抗干扰能力
设备性能升级:为满足标准要求,船用负载箱需集成更高精度的监测功能,例如支持动态负载模拟、实时数据采集及网络威胁模拟,推动行业向智能化、模块化方向发展
国际协作深化:标准制定过程中汇聚了船舶设计、信息技术、设备研发等多方专家智慧,体现了全球产业链协同创新的趋势
三、未来展望
随着IMO《海上网络安全规则》(CSR)的逐步实施,船用负载测试将呈现三大趋势:
标准化与定制化结合:在遵循国际标准基础上,针对不同船型(如集装箱船、海洋工程船)开发定制化测试方案。
数字化测试平台普及:通过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实现负载测试数据的云端分析,提升评估效率。
网络安全测试常态化:未来船舶年度检验中,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将成为必检项目,倒逼行业技术升级。
鸣途电力:船舶负载测试领域的技术引领者
鸣途电力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深耕电源检测设备研发十余年,专注于中高压干式负载箱、船用负载测试系统及配套服务。其产品覆盖1MW-100MW功率范围,支持AC115V-20KV电压等级,采用阻感一体设计,可模拟突加、突卸等复杂工况,测试精度达±5%51公司通过ISO9001认证,累计完成超10万个测试案例,服务领域涵盖船舶制造、海洋工程、数据中心等,以“24小时响应+全程技术保障”为核心优势,助力客户提升设备可靠性与安全性。
【本文标签】 国际船用负载测试新标准发布
【责任编辑】鸣途电力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