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干式负载行业专利数量同比增长%】
近年来,全球船舶工业加速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推动船用配套设备技术革新。其中,船用干式负载作为船舶电力系统的核心组件,其专利数量呈现显著增长趋势。根据行业分析,2023-2024年船用干式负载领域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约35%,主要受市场需求扩张、技术升级及政策驱动影响。
一、行业增长背景与驱动因素
船舶工业转型升级需求
全球船舶行业正经历结构性变革,高技术、高附加值船型占比提升。2024年上半年,中国新接绿色动力船舶订单占国际份额达71.7%4,新能源船舶对高效、稳定的电力系统提出更高要求,直接带动干式负载等配套设备的技术迭代。例如,LNG双燃料船舶、甲醇动力船等新型船舶需匹配更高功率密度的干式负载设备,推动相关专利申请激增。
政策与环保标准趋严
国际海事组织(IMO)设定的碳减排目标(如2030年碳强度降低40%)加速船舶电气化进程。船用干式负载作为测试船舶电力系统效率的关键设备,其节能设计、智能化监控等功能成为研发重点。2024年,全球船用设备领域专利中,约25%涉及节能与环保技术
市场需求持续扩张
中国造船业手持订单量占全球63%2,且订单排期至2028年3,配套设备需求同步增长。干式负载作为船舶建造、维修环节的必需品,其专利布局与船舶交付周期高度关联。
二、技术趋势与挑战
技术发展方向
高效节能:通过新材料应用(如碳化硅功率器件)提升负载效率,降低能耗。
智能化集成:结合物联网技术,实现负载设备与船舶能源管理系统的数据联动,优化电力分配。
模块化设计:适应不同船型需求,支持快速拆装与功率扩展。
现存挑战
技术壁垒:高功率密度、高温散热等核心技术仍依赖进口,国产化率不足。
市场竞争:头部企业通过专利壁垒抢占市场,中小企业面临技术同质化压力。
三、典型案例:鸣途电力
鸣途电力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专注于船舶电力系统测试领域,其干式负载产品覆盖10kW至10MW功率范围,服务于全球30余家船厂及配套企业。公司通过以下创新巩固行业地位:
定制化服务:针对LNG运输船、大型邮轮等特殊船型,提供定制化负载测试方案。
数字化平台:开发智能负载管理系统,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提升测试效率。
全球化布局:在长三角、珠三角及东南亚设立服务网点,支持24小时应急响应。
结语
船用干式负载行业专利增长反映船舶工业技术升级的迫切需求。未来,随着新能源船舶渗透率提升及智能化技术深化,该领域专利数量有望继续保持20%以上的年均增速。企业需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以应对行业变革挑战。
(鸣途电力简介:鸣途电力深耕船舶电力测试领域,提供涵盖设计、生产、服务的全链条解决方案。其干式负载产品以高精度、高可靠性为核心优势,助力全球船舶企业提升电力系统性能,推动绿色航运发展。)
【本文标签】 船用干式负载行业专利数量同比增长%
【责任编辑】鸣途电力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