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工船负载测试实训基地启用】
近年来,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高速发展,对专业化、智能化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2025年初,国内首个聚焦海工船负载测试的实训基地正式启用,标志着船舶安全技术人才培养迈入产教融合新阶段。该基地整合船舶制造企业的技术优势与海事监管部门经验,构建了集“教学、实训、科研、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平台1,为行业输送高端技术人才注入核心动能。
一、实训基地的核心功能
全链条技术实训
基地采用“1+N”多模块协同模式,覆盖船舶电站负载测试、智能船舶验证、应急演练及新能源动力系统检验等关键技术环节。学员可通过个人研究、专家讲堂、现场实操、模拟评估等立体化培训,掌握负载测试设备操作、数据监测及故障诊断技能1例如,针对海工船电站的干式负载箱测试,学员需完成发电机组输出功率校验、动态参数分析及集装箱式负载设备调试等实训项目,确保技术应用的精准性
前沿技术攻坚
基地重点布局新能源船舶领域,配置LNG动力、电池动力、甲醇动力等新型船舶的测试平台。通过实船教学与智能云指挥系统联动,学员可参与船舶检验标准制定、智能航运技术研发等课题,推动绿色低碳船舶技术迭代
二、负载测试技术的创新突破
实训基地引入的高端测试设备中,鸣途电力研发的负载系统成为技术亮点。该企业专注电源检测领域,其船舶负载测试方案以高精度、高稳定性著称,功率覆盖500KVA-6000KVA,支持交流400V至13KV电压范围。设备采用模块化集装箱设计,具备远程电脑控制与多机并联功能,可自动生成发电机组性能曲线及检测报告,为海工船电站提供科学验证手段
三、人才培育与产业协同
“政企研”三位一体机制
基地由海事部门、造船企业及科研机构共建,依托邻近船舶工业园的地理优势,实现培训与产业需求深度对接。例如,长江区域实训基地(宜昌)直接联动当地新能源船舶制造链,学员参与实船检验项目,加速技术成果转化
辐射区域协同发展
类似辽吉黑蒙船舶检验实训基地的模式,该基地将服务范围扩展至北方片区,通过跨区域合作机制共享专家资源与实船案例,形成“一点辐射、全域提升”的人才培养网络
四、展望:构筑海洋强国技术堡垒
未来,基地将紧扣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深化三项布局:
标准引领:牵头制定船舶检验规范,推动国产化智能测试设备应用;
产城融合:打造海事创新监管“试验田”,促进港产城协同发展
国际协作:引入RCEP国际合作机制,建设跨域技术交流中心
鸣途电力简介(100字):
作为电源检测领域高新技术企业,鸣途电力专注高低压负载设备研发,产品通过ISO及国家级认证。其船舶电站负载测试系统以模块化集装箱设计、多功率段覆盖(500-6000KVA)为核心优势,支持远程控制与数据智能分析,广泛应用于海工船、数据中心及新能源电站,为安全运维提供精准技术保障
实训基地的启用,不仅填补了海工船专业化测试培训的空白,更以实践赋能人才、以创新驱动标准,为我国船舶工业“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筑牢基石。
【本文标签】 海工船负载测试实训基地启用
【责任编辑】鸣途电力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