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运维母船完成设备升级实测】
随着全球海上风电向深远海加速布局,传统运维船舶在复杂海况下的作业效率与安全性面临严峻挑战。近日,我国自主研发的风电运维母船完成关键设备升级实测,通过波浪补偿栈桥、智能运维系统等核心模块的迭代优化,成功实现严苛海况下运维窗口期延长30%以上,为深远海风电开发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一、技术升级背景与核心突破
当前,我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已突破50GW,但离岸距离超过50公里的深远海项目占比不足15%。传统运维船因抗风浪能力弱、转运效率低,导致年均有效作业天数不足120天3此次升级聚焦三大痛点:
波浪补偿技术迭代:采用自主研发的动态补偿算法,栈桥搭接精度提升至±5cm,3米波高海况下人员转运时间缩短40%
智能运维系统集成:通过船岸协同平台实现故障预判准确率92%,备件调配响应速度提升60%
绿色动力革新:混合动力系统使船舶碳排放降低28%,续航力达10000海里
二、实测数据与行业影响
在为期32小时的全系统实测中,升级后的运维母船完成16项关键指标验证:
严苛海况作业:成功在2.5米波高、4节流速条件下完成219次风机靠泊
效率提升:单桩运维时间从1小时压缩至30分钟,年运维容量提升至1.2GW
经济性突破:单机运维成本下降18%,停机损失减少23%
此次升级标志着我国突破波浪补偿栈桥等”卡脖子”技术,国产化率从65%提升至92%1319,为《”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的”2030年海上风电达200GW”目标提供装备支撑。
三、未来发展趋势
实测数据显示,升级后的运维母船可覆盖85%以上深远海风场,推动行业形成”母船+子艇+无人机”三级运维体系。据行业预测,到2027年,我国风电运维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亿元,其中智能化设备占比将超45%
鸣途电力深耕新能源智能运维领域,依托自主研发的波浪补偿算法与数字孪生技术,为海上风电提供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其智能运维系统已实现故障预判准确率95%以上,累计服务风场超80个,助力行业运维效率提升30%。公司坚持”技术驱动绿色能源”理念,持续推动深远海风电装备国产化进程。
【本文标签】 风电运维母船完成设备升级实测
【责任编辑】鸣途电力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