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浙江电网开展主变过负荷能力试验的背景、技术路径及成效,综合搜索结果信息整理如下:
一、技术背景与实施背景
供电需求驱动
浙江电网负荷密度大,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电力供需矛盾突出。例如慈溪地区曾因缺电严重,通过提升河姆变电站主变过载能力(从175.5万kVA增至202.5万kVA),释放27万kVA容量,有效缓解供电压力
土地资源约束
浙江土地资源紧张,新建变电站难度大,通过提升现有变压器过载能力可推迟新变电站建设,优化投资安排。例如采用两倍过载能力主变,500千伏电网可减少新建变电容量985万kVA,节约投资约8亿元
二、关键技术路径
过载能力核算与验证
对全省1387台变压器及配电装置逐一分析,制定运行限额,确保安全过载
通过光纤测温技术对高过载能力变压器(如沈阳变压器厂产品)进行试验,验证两倍过载时的温升可控性
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
数字孪生技术:建立变压器数字模型,实时仿真推演负载状态,动态评估过载风险
非电量保护监测:研发数字化监测装置,实时感知油温、压力释放等关键状态量,提升故障预警能力
冷却系统优化
改造主变冷却系统,结合电-磁-热多物理场仿真,提升散热效率,支撑过载运行
三、典型案例与成效
河姆变电站改造(2007-2008)
通过提升500千伏主变过载能力,释放27万kVA容量,保障慈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其跻身全国百强县第三
220千伏吉安变电站改造(2022)
单台主变额定容量提升14%,整站下送容量增加80万kVA,增强区域电网供电能力
2025年迎峰度夏工程
金华燃机500千伏送出工程等重点电网项目投运,结合快速开关技术抑制短路电流,提升清洁能源消纳能力
四、未来展望
技术推广
浙江经验已获国家电网公司认可,未来可能在全国推广高过载能力变压器应用
新型电力系统适配
结合量子通信、电氢耦合等技术,提升电网抗干扰能力和新能源消纳水平
储能协同
通过380V-400V隔离变压器等设备,优化储能系统与电网的电压匹配,支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
如需了解具体试验数据或工程细节,可参考来源
【本文标签】 浙江电网开展主变过负荷能力试验
【责任编辑】鸣途电力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