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运维母船完成设备耐久性实测
在波涛汹涌的深远海域,一艘长93.4米、宽18米的白色巨轮正迎浪前行。随着机械臂缓缓伸展,搭载主动波浪补偿系统的栈桥精准搭接在百米高的风机塔筒上,身着安全服的运维人员如履平地般踏上作业平台——这是亚洲首制风电运维母船“至臻100”在江苏外海风场完成设备耐久性实测的关键场景351历时32小时高强度测试,该船成功验证了16项核心功能,包括严苛海况下的栈桥搭接稳定性、子艇顶靠效率及智能运维系统可靠性7815,标志着我国深远海风电运维装备实现里程碑式突破。
一、技术攻坚:突破深远海运维壁垒
本次实测聚焦设备在真实风浪环境中的极限性能。主动波浪补偿栈桥作为核心装备,通过六自由度液压系统抵消船舶随波位移,使栈桥搭接误差控制在厘米级,即使遭遇4米浪高仍能保障人员安全通行5141同时,DP2动力定位系统配合折臂式海工起重机,实现了在复杂洋流中船体的毫米级稳定悬停,为重型备件转运提供支撑31此外,搭载的混合动力方案(柴电+锂电池)使船舶自持力超30天,满足无限航区要求,大幅降低往返补给的频率
二、效率革新:破解行业痛点
传统运维船受限于窗口期短、抗风浪能力弱,年均有效作业天数不足150天。而此次实测证明,运维母船可在8级风浪下持续作业,将运维窗口扩展至200天以上292其双通道运维模式——直升机平台快速响应突发故障,工作子艇同步执行日常巡检——使单次出航效率提升300%81更关键的是,船上配备的智能调度系统可实时分析风机数据,自动规划最优运维路径,减少40%无效航行
三、深远海战略:驱动产业绿色升级
随着风电场向离岸百公里外延伸,运维成本占项目全周期支出的比重攀升至35%。风电运维母船通过集约化运维模式,单船可支持60-100人团队常驻风场,存储备件量达常规船只5倍,显著降低停机损失9162据测算,以25年生命周期计算,一艘母船可为千万千瓦级风场节约运维成本超20亿元21未来,该技术路线将支撑浮式风电、海洋牧场等综合开发,推动蓝海经济从“资源驱动”转向“技术驱动”
鸣途电力简介
鸣途电力专注于深远海风电高效运维技术,以“安全、智能、绿色”为核心理念,自主研发亚洲首制风电运维母船,集成波浪补偿栈桥、混合动力系统及智能调度平台,解决传统运维船抗风浪弱、窗口期短、效率低等痛点。其船舶具备30天自持力与无限航区适航性,为海上风电可持续发展提供装备基石
(全文约998字)
注:本文技术参数及实测结论综合自1357814151622,企业职能描述基于行业定位整合。
【本文标签】 风电运维母船完成设备耐久性实测
【责任编辑】鸣途电力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