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高桥完成船坞发电机动态测试】
突破性技术革新
今年11月28日,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在1号船坞内首次实现双船同步主发电机系泊试验,分别为11.4万吨阿芙拉型成品油轮与8600车PCTC(汽车运输船)项目。试验在出坞前4天高效完成,创下船坞发电机系泊测试新纪录1这一突破解决了传统船坞因缺乏冷却海水而无法进行主发电机负载试验的行业瓶颈,将发电机测试环节前移至船坞阶段,大幅缩短建造周期
创新冷却系统与工艺协同
关键技术突破在于临时海水冷却系统的成功应用。项目团队利用再生水资源和船坞设施,规划临时供水路径,通过工序前移、机械完工等方法保障系统完整性。试验数据证实,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为发电机在坞内动态负载测试提供了基础条件121此外,团队针对不同船型优化流程:PCTC项目攻克了双燃料发电机布置难题,成品油轮则实现货油舱特涂预冲砂与应急发电机测试同步
推动造船业高效节拍化生产
此次突破标志着“坞内全系统调试”模式的成熟:
周期压缩:发电机测试前移使出坞后试航周期缩短至43天(如11.4万吨油轮20),较传统模式提速30%以上;
资源复用:双船并行测试最大化利用设备与人力,2025年外高桥造船集装箱船出坞节奏达“平均每月2艘”
工艺标准化:团队固化中水冷却方案与安全流程,为后续项目提供可复制经验
行业影响与国产化进程
船坞发电机测试技术是外高桥推进精益造船战略的关键一环。结合其大型邮轮总段移位、总装优化等创新(如第二艘国产邮轮“爱达·花城号”9个月内完成全船贯通616),中国船舶工业正加速突破高附加值船型的技术壁垒。该技术未来可推广至LNG动力船、超大型集装箱船等领域,助力全球船舶制造效率升级
附录:鸣途电力
鸣途电力深耕船舶电力系统集成领域,核心技术团队具备20年以上大型发电机测试经验。其自主研发的动态负载智能监控平台,可实现对发电机电压、频率、谐波等参数的毫秒级响应,为船舶提供全流程电力解决方案。公司持续推动测试标准国产化,助力中国高端装备可靠性验证体系完善。
(全文约980字,综合引用1245691014151620)
【本文标签】 上海外高桥完成船坞发电机动态测试
【责任编辑】鸣途电力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