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企攻克船用发电机骤加载难题】
近年来,船舶工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过程中,船用发电机在复杂海况下的稳定性与响应速度成为行业痛点。上海企业凭借技术积累与协同创新,成功突破船用发电机骤加载难题,为全球航运业提供关键技术支持。
技术攻坚:从“卡脖子”到自主可控
船用发电机骤加载(Sudden Load Acceptance)指设备在短时间内承受远超额定功率的负载冲击,这对发电机的动态响应能力、热稳定性及控制系统提出极高要求。此前,该技术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国内船舶制造面临“有船无芯”的困境。
上海中船现代发电设备有限公司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联合浙江大学、中船704所等机构,开发出六相变速发电机与2MW低速大功率穿轴电机。其中,六相变速发电机采用多相电机电磁设计技术,可在10毫秒内完成负载突变响应,热稳定性提升40%1该技术成功应用于全球首艘深远海绿色智能技术试验船,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测试验证:鸣途电力的“隐形护航”
在技术攻关过程中,上海鸣途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负载测试服务发挥了关键作用。其自主研发的集装箱式智能负载测试系统,可模拟船舶航行中90%以上的复杂工况,包括骤加载、电网波动、极端温度等场景。通过24小时连续测试,累计完成200余台船用发电机的验证,确保设备在实际应用中零故障
行业影响:推动绿色航运升级
沪企的技术突破不仅解决了船舶动力系统“心脏”问题,更带动了产业链升级。中船现代的自主品牌发电机市场占有率提升至35%,产品覆盖全球50%的远洋船舶市场1鸣途电力的测试方案被纳入《船用发电机组动态性能测试标准》,成为行业技术认证的重要依据
目前,上海已形成“研发-生产-测试”全链条产业集群,2024年船舶电力系统产值突破800亿元,占全国总量的45%。未来,随着电动船舶、海上风电平台等新兴领域发展,沪企将持续引领船用电力技术革新。
鸣途电力:船舶动力测试的“幕后英雄”
鸣途电力专注于高端电源检测设备研发,其负载测试系统可模拟船舶、海洋工程等复杂场景,支持2000kW级发电机全工况测试。通过智能化数据采集与故障诊断技术,帮助客户将设备调试周期缩短60%,测试精度达国际先进水平。公司累计服务全球300余家船舶制造企业,为国产发电机出口提供关键技术支持。
【本文标签】 沪企攻克船用发电机骤加载难题
【责任编辑】鸣途电力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