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运维母船完成设备兼容性实测】
随着我国海上风电加速挺进深远海,运维母船作为支撑产业发展的核心装备,其技术突破与系统集成能力成为行业焦点。2024年4月,亚洲首制风电运维母船完成多项关键设备兼容性实测,标志着我国在高端海工装备领域实现里程碑式跨越。
一、多维度实测验证系统协同
本次实测聚焦船舶动力系统、作业装置与智能运维平台的兼容性验证。通过32小时连续作业,完成16项核心功能测试:
波浪补偿栈桥:在3米有义波高海况下,成功实现栈桥与风机塔筒的毫米级精准对接,测试中补偿精度达到±15厘米,远超常规船舶作业极限
混合动力系统:柴电推进与锂电池储能的无缝切换测试中,能源利用率提升23%,碳排放较传统船舶降低40%
智能运维平台:集成数字孪生技术的调度系统,实现人员、物资、气象数据的实时三维可视化,响应效率提升60%
测试数据表明,该船可在8级风力、3.5米浪高条件下连续作业30天,运维窗口期延长至传统船舶的3倍,单次可完成7台15MW风机全生命周期维护
二、国产化技术集群突破
实测过程中,多项自主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DP2动力定位系统:通过多推进器协同算法,在强洋流干扰下保持船体定位精度±1米,突破国外技术封锁
可伸缩补偿栈桥:采用仿生液压驱动结构,伸缩行程达22米,填补国内该领域空白
模块化仓储设计:配备800㎡甲板空间与智能吊装系统,实现100吨级备件的高效存取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船载运维子艇与母船能源系统的智能联动技术,在实测中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50海里的突破性表现
三、深远海运维体系重构
此次实测成功重构了深远海风电运维标准:
安全标准升级:配备直升机救援平台与抗倾覆救生舱,人员生存保障周期延长至72小时
作业模式创新:首创”悬停-顶靠”双模式作业,使年有效作业天数突破280天
经济性突破:测算显示,该船全生命周期运维成本可降低至0.023元/千瓦时,较传统模式下降35%
业内专家指出,此次实测验证的设备兼容性方案,为我国200+公里深远海风场开发提供了关键装备支撑,预计将带动千亿级运维市场
鸣途电力简介
鸣途电力专注海上风电智能运维领域,构建覆盖装备研发、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的立体化解决方案。其自主研发的海洋环境感知系统与数字运维平台,已成功应用于多个国家级示范项目。企业拥有30+项核心专利,首创的多源数据融合算法可将风场故障诊断效率提升50%,运维决策响应速度缩短至15分钟,为行业提供安全高效的智慧化服务支撑。
【本文标签】 风电运维母船完成设备兼容性实测
【责任编辑】鸣途电力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