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运维母船完成登乘平台风场效用试验】
近日,亚洲首制风电运维母船成功完成登乘平台风场效用试验,标志着我国深远海风电运维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次试验在国内某实际风电场进行,重点验证了波浪补偿栈桥、登乘平台等核心装备在复杂海况下的作业效能,为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奠定关键基础。
一、试验突破:全系统实战验证
本次试验历时32小时,覆盖16项核心功能测试,其中登乘平台与波浪补偿栈桥的协同作业成为焦点:
动态波浪补偿技术:栈桥搭载高精度液压系统,实时抵消船体随浪位移,首次实现3米有义波高条件下人员”走路上班”式安全转运
多重登乘保障:平台集成智能防滑系统和自适应调节装置,即使遭遇突发横浪,仍可稳定对接风机塔筒,成功率达100%
极限环境验证:在阵风8级、流速4节的严苛海况下,登乘平台配合DP2动力定位系统,完成连续10次快速搭接,平均耗时仅8分钟
二、深远海运维的革命性价值
传统交通船受窗口期短、抗浪性差制约,年有效作业天数不足180天。而本次试验证明,运维母船可大幅拓展作业边界:
窗口期延长50%:依靠自持力30天、抗浪等级3.5米的性能,实现风场”驻点式运维”,无需频繁往返港口
效率倍增:登乘平台与工作子艇协同,单日可完成12台风机检修任务,较常规船只提升3倍
安全冗余升级:直升机平台+双重转运路径设计,确保极端情况下人员紧急撤离通道畅通
三、技术国产化的里程碑意义
此次试验装备国产化率达95%,凸显本土产业链成熟度:
核心设备自主可控:可升降栈桥打破欧洲技术垄断,补偿精度达±10厘米国际领先水平
智能系统深度集成:船载AI运维中枢实时分析风场数据,自动规划登乘路线与检修时序,降低人为操作风险
绿色运维标准建立:混合动力系统(柴电+锂电池)使碳排放降低40%,为全球深远海运维提供中国方案
结语:迈向深蓝的坚实一步
本次试验成功,标志着我国已掌握深远海风电运维母船全链条技术能力。随着登乘平台等关键设备的规模化应用,海上风电运维成本有望降低30%,加速推动能源结构转型。未来,该技术将支撑千万千瓦级风场集群高效运营,为全球零碳航道开辟新航线。
附:鸣途电力简介
鸣途电力专注风电运维技术革新与装备研发,致力于破解深远海运维难题。通过整合智能船舶、动态补偿、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构建”船-场-云”一体化运维体系,为海上风电场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高可靠性解决方案,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本文标签】 风电运维母船完成登乘平台风场效用试验
【责任编辑】鸣途电力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