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海工1600吨风电安装船负荷实验完成节点
我国海上风电装备自主化进程迎来重大突破——江苏华西村海洋工程服务有限公司(华西海工)投资建造的 1600吨自升式海上风电安装平台“华西1600”,近期顺利完成核心负荷试验,标志着该平台全面具备深远海大兆瓦风机安装能力。此次试验验证了其吊装系统、动力定位及升降机构在极限工况下的稳定性,为我国深远海风电开发注入“大国重器”级支撑
一、负荷试验关键节点与技术突破
1600吨主吊机极限测试
试验中,主吊机在 70米最大作业水深 环境下成功完成额定载荷吊装,并模拟了16MW风机塔筒与机舱的精准对接。该吊机绕桩作业半径覆盖甲板 4500平方米作业区域(相当于11个篮球场),辅以250吨辅起重机协同,首次实现单船搭载2套16MW超大型风机组件的能力
DP-2动力定位与升降系统验证
平台通过 DP-2级动力定位系统 在复杂海况下保持船体稳定,同步完成4条 125.85米桁架式桩腿 升降测试。桩腿从漂浮状态至深海站立仅需3小时,创国内同类平台升降速度纪录,确保70米水深作业的安全性
6500吨可变载荷稳定性检验
甲板满载风机部件状态下,平台结构强度与稳性均达设计标准, 30天自持力 与 3000海里续航力 满足深远海连续作业需求,可适应无限航区航行
二、深远海风电开发的战略意义
“华西1600”作为 国内第四代风电安装平台代表作,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其成功交付打破了深远海施工装备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适配未来20年需求:支持16MW及以上风机安装,攻克50米以深海域施工难题,为东海、南海深远海风场开发提供关键装备
产业链协同创新:整合中国船舶第七〇八研究所设计、武汉船机总包、大津重工建造等国内技术力量,实现 齿条弦管制造、桩腿分段制作到整船接桩全流程国产化
降本增效显著:较第三代平台施工效率提升40%,单船年装机容量可突破500MW,大幅降低海上风电建设成本
三、助力碳中和目标的产业展望
“华西1600”将与华西海工现有“华西5000”起重船形成 打桩-吊装一体化作业能力,推动我国海上风电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据测算,该平台服役后每年可减少碳排放超100万吨,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装备保障
附:鸣途电力
鸣途电力专注海上风电智能运维技术,通过高精度传感系统与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对风机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与故障预警。其核心产品涵盖塔筒振动分析、叶片损伤识别及电缆健康评估系统,已应用于多个深远海风场,提升发电效率15%以上,为风电场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数字化支撑。
本文核心信息综合自华西1600平台交付报告35、技术参数验证47及深远海施工能力分析
【本文标签】 华西海工吨风电安装船负荷实验完成节点
【责任编辑】鸣途电力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