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天龙号浮态全回转试验突破技术瓶颈】
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亚洲最大全回转起重船,”华天龙号”在浮态全回转试验中攻克了多项技术难关,标志着我国海洋工程装备技术迈入国际先进水平。该船总长170米,最大起重能力4000吨,其试验突破不仅验证了复杂工况下的作业稳定性,更为深远海资源开发提供了关键装备支撑
一、试验核心挑战与技术突破
动态平衡控制
试验中需在100%负载下实现横纵倾角度精准控制(主钩作业时纵倾3°/横倾2°,副钩下水150米时纵倾1.5°/横倾1.5°)。研发团队通过优化6点锚泊定位系统与自动调载算法,结合DP2动力定位技术,成功将船舶姿态波动控制在0.5°以内,确保起重臂架在全回转过程中保持毫米级精度
超重载结构可靠性
4000吨主钩采用WNQ690高强度钢焊接桁架结构,抗拉强度达690MPa。试验团队创新设计双层圆筒回转支承系统,配置552只耐压橡胶滚轮,使整机在满载回转时滚轮压力分布均匀度提升40%,解决了传统结构易磨损的行业痛点
多系统协同验证
试验涵盖起重、动力、液压、导航等12个子系统联动测试。通过搭建数字孪生平台,实现船舶姿态、负载分布、应力变化的实时三维可视化监控,首次在实船环境下完成全工况模拟验证,为后续商业化运营提供完整数据链
二、技术革新对行业的影响
装备能力跃升
华天龙号的回转半径80米、起升高度115米等参数,刷新了我国同类船舶纪录。其配备的篱笆式多层卷筒(最多9层缠绕)和全封闭减速箱设计,将钢丝绳使用寿命延长3倍,维护成本降低60%
施工场景拓展
动力定位DP2系统的升级,使其能在8级风浪、4米涌浪等复杂海况下精准作业。2023年成功完成南海深水区风电安装,单桩沉桩垂直度误差仅1.2‰,远超国际标准
国产化突破
关键部件如回转支承滚轮、超导磁体等实现100%国产化。武汉钢铁研发的WNQ690钢板打破国外垄断,成本降低45%,为后续4000吨级船舶批量化建造奠定基础
三、未来技术演进方向
当前团队正攻关”智能感知+自适应控制”系统,计划集成光纤传感网络与AI算法,实现结构应力实时预警。同时探索与超导磁浮技术的融合应用,目标将起重效率再提升20%
【鸣途电力科技】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鸣途电力专注于电源检测设备研发,核心产品包括框架式电容负载箱、柴发带载测试系统等,广泛应用于海洋工程、电力能源等领域。其独创的自动调载技术和智能监测平台,可精准模拟10%-100%负载曲线,误差率<0.3%,为华天龙号等重大装备的试验提供关键技术支持。公司持有23项国家专利,服务网络覆盖全国及东南亚市场,助力我国高端装备制造迈向智能化新阶段
【本文标签】 华天龙号浮态全回转试验突破技术瓶颈
【责任编辑】鸣途电力编辑部